( 依據姓名筆劃順序排列)


 

高雄市當代藝術對話與展演空間 

 

(逍遙園區再生計畫之當代藝術) 

 

林杏鴻 

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

英國Sussex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博士候選人

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理事

台灣女性影展策展人

高雄市立獅甲國中美術與表演專任教師

 

 

近年來高雄政府愈來愈著重文化藝術的重要性,像是舉辦許多文化/藝術節,引進國內外知名藝文團體以提昇高雄民眾的文化素養,同時也作為培育年輕潛力新秀的平台。然而一個「有文化的」的城市,或者說一個「生活身心自在舒適」的城市,都必須不斷提供文化滋養以建立豐厚且多元的文化底蘊。這個底蘊的建立,除了透過持續不斷的文化藝術活動來活躍在地藝文環境外,若沒有提供一些創新點子交流的實驗空間,讓全球與在地藝術創作者或是與民眾不斷交流、衝撞出新的火花,恐怕文化底蘊漸漸被消磨而消失。

 

現今位在高雄具有創新與藝文的交流實驗場仍相當缺乏;而透過歷史建築再利用更能將過去與現今文化作新的連結。大谷光瑞與世界各地交會的冒險創新精神,正與創新藝文交流的實驗場精神相符;同時「逍遙園」作為日治時期建築的代表,展現了該時期建築常融合東西方文化元素,正也是國際交流相互取材,作為生活上運用的結果。

因此,對「逍遙園」再生計畫的建議如下:

  1. 保存園區內的三棵老樹(其中一棵已有近百年歷史),形成小型戶外展演場地,作為動態藝術的創作試驗場。
  2. 目前眷村形態的行仁新村,應作為高雄歷史及空間記憶一部份;建議保存部份房舍,作為靜態展覽及小型室內展演場地,以補足現今高雄市缺乏當代藝術的對話及展演空間。

 

 


活體歷史社區的切片計畫

 

(逍遙園區再生計畫之影像再現)

 

曾玉冰

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

台南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、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

 

 

    逍遙園與行仁新村是高雄市最後一塊市中心的活體歷史社區,目前急需的動作是:保存現有正進行中人、是、時、地、物的文字與影像紀錄。建議現階段採取形式如下:

1.口述歷史與影像紀錄(紀錄短片與靜態影像故事切片);

2.從史料到現狀的總整理:發展出一部都市展史切片的繪本故事書(口述歷史與城市繪本);

3.發佈城市歷史不可滅的最後一塊活體歷史與文化觀光的保護行動(動員各大專院校有關建築系或古蹟維護、等系所聯盟參與)。

 


 

文明紅茶館

(逍遙園區再生計畫之創意經濟)

 

楊雅玲

(日本)東海大學傳播媒體研究科碩士

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

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助理教授

 

謝雲嬌

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

高雄市城市願景協會理事長

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兼任講師

 

福沢諭吉所著《文明論之概略》於1875年(明治8年)出版,開啟了日本的文明論。同時,福沢諭吉以「文明論」的骨架,將台灣殖民地的經營,全景式的比喻為是日本國帶領台灣走向文明的天職。

 

相對於福沢諭吉倡議的不屈從於西方文明的「日本文明論」,明治維新之後,「早餐吃個麵包,再來一杯濃郁的紅茶」卻成為日本上層人士想像與西方文明接軌的生活場景。同時,「紅茶生產」成為日本與歐陸等西方帝國爭奪各地殖民經濟權的重要指標。

 

    神戶大學附屬圖書館數位化的「新聞記事文庫」(神戶大學經濟經營研究所主持),整理1911年至1945年日本國內與其殖民地的五十餘家的新聞報社的「記事」,包括台灣新報、台灣新聞、台灣日日新報,計分28個類別。其中的「茶(農業)記事」,詳盡表述了台灣原本以包種茶、烏龍茶為茶業主體,後來轉向「以紅茶為主體」背後的帝國地位爭奪始末。

 

根據黃朝煌的碩士論文《日治晚期高雄市大谷光瑞的逍遙園之源流與建築構》,大谷光瑞在婚後(明治時期)展開一系列的歐洲遊歷,大谷光瑞35歲時(1910年)曾停留印度大吉嶺,也曾長期住在英國倫敦,自然對紅茶有高度認識。並在考察全台各地的紅茶育成狀況後,於台灣魚池一帶進行紅茶開墾與植作。

 

因此,我們提出「文明紅茶館」的規劃,希望利用消遙園附屬建物或行仁新村現有較大面積的民宅,發展實體紅茶館,做為台灣紅茶產業與全球交流、推廣的中心;並以「文明論與現代論」的提問,鼓勵跨學門學者的親身對話,與對台灣當前社會的反思,並重新檢視日治時期的「高雄史」。

 

希望最終開展出「北紫藤廬、南文明紅茶館」的美好人文風景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hv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